供应链“弹性化”的尝试可能面临失败

【川透社编译报道】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制造业和技术水平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庞大的中国市场规模也是无法忽视的优势。市场可以很好的调整供求,西方公司保护自己的计划可能带来的成本远大于收益,因…

拿破仑曾说,“采取预防措施所带来的危害,往往超过其规避掉的危险。有时候,听天由命是最好的选择。”,尽管他那时并没有半导体供应链,但他的评论在200年后仍然是正确的。

如今,各国政府和企业表示,担心中国随时都可能采取切断西方对关键商品或零部件的供应的类似措施。一些西方政治家想与中国“脱钩”,或者“降低风险”,所以,“中国+1战略”(China-plus-one)成为他们的新口头禅。该战略指的是跨国公司为了规避和分散在中国投资的风险,把原本已在中国直接投资的一部分产能迁移至周边的第三方国家。这计划试图重塑全球贸易体系,然而,在实践中,推动供应链返工的成本将远远超过收益。

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几年里,该战略持续发力并取得了一定成功。例如,在英国,从2001年到2016年,电视和桌子等主要依靠进口的耐用品的平均价格下降了15%。对穷人而言,便宜的消费品提高了实际收入,贸易也极大地扩大了商品的种类。

不过人们普遍认为,效率是以牺牲弹性为代价的。在新冠疫情之前,供应链看起来是越来越有弹性的。那这种弹性是否在新冠疫情期间就崩溃了呢?

2020 年和 2021 年,从计算机芯片到天然气等许多商品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飙升,一些公司很难采购材料。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说:“在面对同时影响多个行业的全球冲击时,它们也变得极其容易受到干扰。”然而,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因为重要的是要区分真正的供应链故障,以及需求的激增所造成的延误。

疫情期间,几乎大多数人都会随身携带免洗消毒液,可能没有其他商品和消毒液一样出现如此大的需求激增。2021年,全球半导体公司的出货量为1.2万亿部,比前一年增长15%,美国半导体的实际进口比2020年增长了30%。是真的存在供应问题,还是行业对极端的、不可预测的需求激增做出了合理有效的反应?

《经济学人》研究了美国从 1989 年到 2022 年进口的 17,000 种不同商品,即使在百年一遇的疫情中,绝大多数供应链也正常流动着。

但与此同时,西方公司正试图减少在中国的风险敞口。一种选择是将生产回流本国。例如在美国,制造业的建筑支出相对于GDP而言有所上升,澳大利亚非住宅建筑的实际支出比一年前高出10%,英国新建工业设施的速度比2010年代快了50%。另一种选择是从“及时”转向“以防万一”的生产模式。在过去的一年里,发达国家的公司购买了价值约占GDP1%的备件库存,这是疫情爆发前的两倍,为公司在供应链失灵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个保险政策。还有“垂直整合”,即收购供应商以确保稳定的材料供应。

不过,想与中国“脱钩”或者“降低风险”,发达国家在撤离时也会遇到三大问题。第一,按照目前的趋势,需要35年才能撤出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此外,中国的科技仍在西方,尤其是欧洲注入活力,要让西方消费者不再依赖中国制造的产品,还需要很长时间。第二,许多替代中国的西方的盟友在供应链转移方面做得不太好,制造业就业的增长速度并不比疫情前快。第三,从中国直接进口下降,但西方从那些严重依赖中国出口的国家进口的东西却大大增加了。例如美国从越南进口计算机产业的支出是2016年的三倍。但在同一时期,中国向越南进口的用于制造电脑的机械却增加了四分之三。

此次供应链的策略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市场可以很好地调整。相比之下,正如拿破仑所认识到的,做最坏的打算可能代价高昂。为了保证任何供应链的弹性,需要能够预见需求可能发生的变化,然后有能力立即满足需求,需要确保你的敌人在任何时候都无法破坏它。但真相是,尽管人们谈论着一场供应链变革,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相互依存的。【全文完】


来源:《经济学人》2023年10月07日刊 | 作者:作者不详
原文标题:Attempts to make supply chains “resilient” are likely to f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