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小孩让中国老人倍感压力
【川透社编译报道】按照中国的传统,溺爱孩子的中国老人会照顾孙辈小孩,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爷爷奶奶不愿意当作孩子的看护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养三代人,不再是中国父母解决带娃问题的办法。
按照中国的传统,中国老人照顾儿孙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义务。但最近,四川一位姓段的老人起诉她的女儿和女婿拖欠支付照顾孙子的费用。老人照顾她的孙子已经有五年了,而孩子的父母却在另一个城市工作,由于孙子的日常起居都是她一个人照顾,所以她希望得到补偿。今年9月,法院勒令男孩的父母支付82500元人民币。这一事件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位老人并不是唯一一个认为自己遭遇了不平等对待的中国爷爷奶奶。2021年,四川另一个城市的一位老人通过诉讼同样也得到了10万元的儿童照顾费,审理案件的法官斥责孩子父母“啃老”,谴责他们利用老人的同理心占便宜。近年来,官方媒体上类似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这反映出中国老人已经厌倦了被当作免费儿童保姆。
中国老人照顾孙子是一种义务,但在过去,照顾孙子并不是中国老人的“专利”。在毛泽东时代,国有托儿机构在中国设立,为许多父母提供价格低廉的托儿服务,此举解放了妇女的双手,鼓励她们务农务工。但在1978年,即毛泽东去世两年后的经济改革中,许多国有托儿机构被关停。仍在运营的托儿机构很少,而且价格高昂,通常只提供三岁以上儿童的看护服务。与此同时,保育员虐待儿童的丑闻时有曝光,这使得中国父母们难以信任托儿机构,无奈之下,他们将照顾儿女交给了时间充裕的老人们。
如今,大多数中国家庭都依靠爷爷奶奶来照顾年幼的孩子。独生子女政策让照顾孩子的负担被平分得相对而言更轻松。尽管如此,老年人为了孩子还是牺牲了很多。许多老年人会在孩子出生后离开自己的家,搬来和年幼的孩子一起居住,这导致了数以万计的“老漂族”生活在中国的大城市里。大城市的生活切断了他们与朋友的联系,也进一步导致了老人孤独和抑郁。同时,老人们作为外地人往往难以享受大城市的公共服务,这也让他们更难获得医疗资源。2016年独生子女政策的结束,意味着爷爷奶奶不得不照顾更多的孩子。在写字楼里上班的年轻父母们通常需要长时间工作,他们无法兼顾家庭和事业,照顾孩子对于他们而言实在分身乏术。
老人的溺爱是孩子成长的一道坎。一些研究表明,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儿童更容易肥胖。斯坦福大学的斯科特·罗泽尔(Scott Rozelle)的研究发现,在农村地区,蹒跚学步的孩子往往认知迟缓,部分原因是他们的祖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与小孩多交流的重要性。年轻的父母们虽然担心自己的孩子在祖父母的溺爱下长大,被老人宠坏,却无奈于自己没有时间照顾小孩。
一个温暖的秋日,北京东部的一个公园里,许多爷爷奶奶推着婴儿车,追着蹒跚学步的孩子。通过采访,记者得知这些老人很乐意做这样的工作,即便没有报酬。“我们逼着他的父母生下他,”67岁的郭振海抱着牙牙学语的孩子,在旋转木马旁回答记者的问题时说,“中国人生活在一起,互相帮助,我们没有通过这种方式赚钱的想法。”不过,一旁郭先生的妻子似乎对这种回答不太满意,她认为这实在是太累人了。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中国老人不想做免费的儿童保姆,他们希望自己在退休后享受更多的乐趣,比如旅行。去年一档针对50岁以上人群的约会节目在中国爆火出圈,受其影响,单身老人们甚至开始重新寻找爱情。影响力较高的老年社交媒体呼吁老人们活在当下,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在自己身上。【全文完】
来源:《经济学人》2023年10月14日日刊 | 作者:作者不详
原文标题:
年轻人确实更应该把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接回自己肩上,老人更需要安享晚年,过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认为老人帮忙带孩子既是情分也是义务。我们既要珍惜老人们的付出,也要感激他们的爱与关怀。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老人们的晚年幸福和养老抉择,尽可能让他们在晚年也有自己的舒适和愉悦。
含饴弄孙的应该是快乐的,是让小孩子的朝气去驱散老人的孤独与寂寞,而不是将照顾小孩的责任人扔给老人。
虽然现在很多老年人是非常乐意帮带小孩的,但是他们也需要有自己的晚年生活哇,辛苦了一辈子,到了人生最后的一段时间能去旅游看看世界,或者是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钓鱼养花爬山什么的)真的会很好。
老人帮忙带孩子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年轻人应该珍惜老人的付出并做出实际行动感谢。另一方面,如果是生活压力较大的年轻家庭,还没有能力独自负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就不应该提早生小孩,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照顾小孩是一个家庭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尊重老年人的选择和意愿,同时也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照顾小孩的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确实,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家庭完整的爱,父母方面不能缺失。
好像老一辈的思想里面把帮子女照顾孩子当成责任,但是这并不健康。当老人照顾小孩的时候,大人往往在忙于工作,这就很容易导致某种情感和陪伴的缺失。所以孩子还是不要过度依靠老人来照顾,还是父母身体力行比较好。
对孩子来说,父母带或许会成长得更开朗吧,有些老人可能只关注于物理意义上的养大成人,父母不能全盘撒手啥都不管的就交给老人了。
小孩不应该是捆绑老一辈的枷锁,老一辈对小辈的关心照顾是一家人温馨的表现,不是必须抚养的。身为孩子的父母,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不应该全让自己的父母照顾孩子,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能忍心不管呢?
老人照顾小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经济不好所造成的,年轻的父母需要外出务工来维持生计,不方便将孩子带在身边,也有孩子上学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不应该把老人群体的时间充沛、无事可做把他们的牺牲合理化,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应不应该,他们也只是出于爱的驱使作用,我们应该珍视尊重他们的付出,并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不要让他们寒了心,同时,社会对于这一情况更应积极重视
我认为照顾小孩是一个家庭的责任,尤其是父母要承担大部分责任,老一辈应该是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
老人照顾小孩的过程其实是很艰难的,精力充沛的中年人尚且难以驾驭。同时老年人照顾小孩也更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溺爱,孩子也更容易出现缺爱等心理问题。另外老年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可以说老年人生活也可以多姿多彩,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针对老年人经济行业发展正在起势的原因。说实话,偶尔我也会畅想我的退休生活(绝对没有带孙子孙女这一步)。我奶奶的好姐妹甚至比我多得多。
父母对于小孩的教育要更加上心,在生育前就应该考虑清楚能不能保证足够参与到他们的生活当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的观念也会转变,条件好了,越来越多的老人也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在孩子身上了,更想享受生活
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那时候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现在随着手机的普及,小学、中学都有“家长群”,一些爷爷奶奶辈对于智能手机都不太擅长,有很多事情他们都搞不清楚导致照顾孩子十分困难。
带孩子不是老人的义务,让老人带孩子更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所倾注的心血,孩子们都看在眼中。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绝不是把孩子撒手给老人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够做到的。
老人固然没有义务帮忙带孩子,可是真正看见儿女陷入困境却不帮忙的父母也是少之又少。
老一辈的他们在年轻的时候要带父母辈,现在老了还得带孙儿辈,我感觉是很辛苦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在家庭中,如果有条件,老人还是应该多把时间花在自己身上。身边也有一些人把父母给自己看孩子、自己出去工作看作天经地义的,这对老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我们常常忽视老年人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而含饴弄孙的传统习俗不一定是每个老年人向往的,他们有权利过想要的生活。并且如果没有时间精力照顾孩子,可以选择不生。
老人带孩子并不是义务,他们也有享受自己生活的权利。老人愿意带孩子的话,子女给予一点薪酬也是理所当然的。
被老人照顾也会让小孩倍感压力(不是)
所以在生育和小孩问题上,不仅仅需要家庭的努力,社会也需要提供协助,例如带薪产假公益托管抚养等。
现在的老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大多被时代所困住,现在物质条件各方面提升,不太希望他们被后代困住。
做了父母都会难,照顾自己儿女成人又要带孙子。不管是过去的老年人还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经历这个过程。
年轻人们忙于工作,将孩子托于家里长辈照顾,这似乎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思想观念。
要不要帮忙带孙子还是看老人自己的意愿吧。有些“宅”型的老年人还挺喜欢带小孩子的,比如说我的外公外婆。。当然,做父母的也不能把孩子的事情全丢给老人,毕竟隔代教育容易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