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迷奸案:婚姻权力结构背后的女性危机
【川透社摘译报道】在法国南部的一起女性强奸案的审理中,涉案男子以获其丈夫夫许可为由作无罪辩护。此事件暴露社会对男性婚姻权力的错误认知,致女性在婚姻中处境脆弱,亟待重审现代婚姻权力结构,保障女性权益。
最近,一名叫多米尼克・佩利科特(Dominique Pelicot)的法国南部男子受到审判——他竟然私下给相伴 50 年的妻子吉赛尔(Gisele)下药,邀约数十名男子趁妻子失去意识时与其发生性关系,并拍摄记录。这样一个极其卑劣丈夫的行径就已然足够令人揪心了,然而,那些涉案的男人们,更是引发了令人恐惧且疑惑的问题:他们究竟是谁?怎么能做出如此恶劣的行径?为何会有这么多男人愿意去强奸一个失去意识的女人?
在这起案件中,涉及的50名被告大多被控强奸罪。但其实大多数被告并无犯罪前科,他们还坚称自己并未犯下强奸罪,理由是觉得吉赛尔是自愿参与的,而且他们是得到了其丈夫的许可后,才与她发生了性关系。
如果他们所言属实,那这便意味着在在这些人的观念里,丈夫是可以允许他人接触自己妻子身体的,这样的思想在21世纪得法国显得尤其荒谬。
试想一下,如果换成是女性的亲属给与类似许可,这些男人还会继续那样做吗?要是情况反过来,妻子邀请别的女人去做一件相对较轻的违法的事,女人们会不先跟丈夫确认就贸然行事吗?
吉赛尔在法庭上曾指出:“强奸犯可不只是你在深夜黑暗的停车场会遇到的那种人,他也可能就潜藏在家庭里,存在于朋友之中。”有相当多的被告表示自己在未成年时曾遭受过性虐待,但那些侵犯者依旧用 “她丈夫说我可以”来为自己辩解。这一点,让众多女性感到毛骨悚然,也让人们深刻意识到,女性不仅容易受到不怀好意的丈夫的伤害,还可能被一个过度尊崇丈夫的社会所伤害。
许多报告显示,如今婚姻正呈现出衰落的态势。也许这起案件恰好揭示了背后的一个原因 —— 婚姻制度已然陷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期望的夹缝之中。一方面,婚姻在很大程度上依旧被视作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等级权力结构;另一方面,婚姻如今已无法有力地确保一夫一妻制、忠诚以及排他性了。换句话说,人们对婚姻中的权力秉持着维多利亚时代的那种传统观念,可对于所有人的性欲望,却又持有 20 世纪 70 年代相对开放的观念。这种既保守又放纵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对女性而言着实是格外危险的。
婚姻曾经带给女性的好处之一便是一定程度的安全感,不仅能让女性免受贫困和身体攻击的威胁,还能使其免遭其他男人觊觎的目光。但倘若婚姻已无法再让女性感到安全,那这或许就成了女性选择独自生活的又一个缘由。【全文完】
来源:《时代周刊》2024年11月25日刊 | 作者:Belinda Luscombe
原文标题:The many horrors of the Pelicot rape trial
看完这篇文章,让我深刻意识到女性在婚姻中的劣势地位,同时,本文也充分暴露出一些人内心的阴暗和扭曲。本文结构清晰,读者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完整的故事线,通过迷奸案引出话题,之后阐述被告辩护理由,然后剖析案件背后暗藏的问题以及对女性造成的伤害,层层递进,让读者能深入了解核心观点。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有一点疑惑是,译文受众可能对 “维多利亚时代”“20 世纪 70 年代” 这两个特定时期的婚姻权利观念不太熟悉,不知这两个信息对于中文读者而言是否真的重要呢?
个人认为本篇新闻很有启发性,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点疑问,对于文中提到的“人们对婚姻中的权力秉持着维多利亚时代的那种传统观念,可对于所有人的性欲望,却又持有 20 世纪 70 年代相对开放的观念。这种既保守又放纵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对女性而言着实是格外危险的。”有两个概念“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挂念”“20世纪70年代相对开放的概念”,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点困惑,不太了解。考虑到法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法律体系等可能与中文读者所熟悉的环境存在差异,新闻受众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编译的时候加上注释是否会好一些,有助于提高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