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后悔生育:一种被忽视的社会现实
【川透社编译报道】近年来,有一部分夫妻对选择生育而感到后悔。社会视这种后悔为禁忌的大环境使父母不敢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社会需要坦诚面对生育选择的后悔困境,给予更多空间讨论,促进更自由理性的生育决策。
”我爱他们,我只是不喜欢我所做的选择。“在传统观念中,生育被视为人生的自然阶段,“为人父母”也被塑造成一件幸福而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现实却并不总是如此。越来越多的父母在经历了育儿生活后,坦诚自己后悔当初选择生育小孩。这种情绪并不意味着不爱孩子,而是对失去自由的无奈与挣扎。
隐藏的现实
一项研究估计,截至2023年,在发达国家中,约有 5%-14% 的父母表示后悔生育孩子。这一数字看似不高,但生育是一项无法逆转的决定,这个比例已经足够引发深思。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后悔的父母依然深爱自己的孩子,但生育后生活的改变、身份的丧失和社会压力使他们感到困惑与疲惫。这种情绪难以被外界理解,让父母陷入孤立和沉默之中。
后悔的背后是复杂的情感
海伦(Helen):未曾选择的母亲身份
海伦是一名教师,她从未真正选择过成为母亲,而是被社会观念推着前行:“我并没有决定要孩子,只是大家都说‘这就是女人应该做的事情’。” 如今,她经常告诉自己的学生和两个女儿,生育并非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人们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本来面貌,而非被外界期待束缚。海伦的后悔更多地来源于没有自主做出选择的权利,这让她在生育后的漫长岁月中倍感无奈。
罗宾(Robin):家庭的“牢笼”
罗宾曾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起初,她以为和丈夫一起养育孩子会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但实际情况却截然不同。她把自己的生活形容为“家庭的牢笼”,每天的任务清单让她精疲力尽,而这些琐碎的角色——保姆、厨师、秘书、心理辅导师等——几乎占据了她的全部生活。“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绝不会生孩子。我以为生活会更幸福,但我彻底错了”,她回忆道。
保罗(Paul):爱与后悔的挣扎
保罗是一位加拿大父亲,育有四个孩子。他后悔失去了自由的生活,也觉得肩上的责任让他喘不过气。但他依旧非常爱他的孩子,“为了他们我愿意付出一切,但这不代表我不怀念过去的生活。”保罗最大的困惑在于,社会中很少有人愿意讨论这种矛盾情绪:“没有人愿意承认这种后悔,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是不可原谅的。”
为什么会后悔?
首先,社会过于美化育儿的“幸福与成就”,将生育描绘成所有人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一旦父母表现出负面情绪,就会被贴上“不负责任”或“不称职”的标签,这种社会观念让父母无法表达真实的感受。其次,许多父母在成为家长后,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与个人身份,他们的时间、精力和梦想都被家庭责任占据,而自身的需求被迫退居次要位置。这种“自我丧失”让他们对生活感到迷茫和失落。同时,社会对于后悔生育的父母缺乏理解与接纳,许多父母因此选择沉默。心理学家耶尔·戈尔茨坦-洛夫(Yael Goldstein-Love)指出,育儿过程中的失落感是正常的,但在没有任何认同的情况下,这种情绪会被无限放大,导致父母产生深深的孤立感。
戈尔茨坦-洛夫强调,后悔是一种正常且真实的情绪体验。许多父母在育儿的早期阶段都会怀念过去的生活,甚至会感到痛苦。她鼓励那些陷入后悔情绪的父母认识到:“你并不孤单,这种感受并非你的个人问题,而是许多人共同面对的困境。
让后悔成为可以被理解的情绪
父母后悔生育并非道德的失败,而是复杂人生抉择下的一种真实情绪。理解与接纳这些情绪,才是构建一个更成熟、更包容社会的重要一步。社会需要打破“生育等于幸福”的单一叙事,允许人们坦诚表达他们的感受,包容多样化的育儿体验,并为父母提供更多的情绪支持与理解空间,而非用道德批判去压制真实情绪。只有当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见,每种情绪都能被尊重,关于生育的选择才会更加坦然和自由。【全文完】
来源:《时代周刊》2024年6月10日刊 | 作者:R.O. KWON
原文标题:The parents who regret having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