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开始备受关注
【川透社编译报道】更年期这个概念一直被所有人包括女性本身所忽略,社会对更年期的认知严重匮乏。但随着商界和医学界开始关注更年期这个群体,相关研究和问题也随之展现。
医学上通常认为女性若在一年内没有任何月经来潮即为进入更年期,女性通常会在 45 岁至 55 岁之间进入更年期,可能持续数年之久。社会上很少讨论这一问题,甚至在医院的诊疗室中也鲜少出现更年期治疗的相关讨论。人们对更年期几乎一无所知。凯瑟琳·克兰西(Kathryn Clancy)是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一位教授,也是医学领域的博士专家,她表示,即使是她,所了解到的更年期知识都少之又少,更何况普通女性呢?2023 年针对更年期女性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学习过更年期知识,大约一半的人对更年期 “完全不了解”。
商界医疗界的态度转变
每年都有超过一百万女性进入更年期,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正因如此,商界看到了这个群体可能带来的商机,医学界则看到了其需求及市场。更年期这个概念不再岌岌无名。
202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可了安斯泰来制药公司(Astellas Pharma)用来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药品,德国制药巨头拜耳公司(Bayer)也正在研发类似功效的药品。一些公司会给女性员工提供更年期福利,还有一些初创公司以更年期为方向提供治疗服务,比如立方公司(Alloy)通过远程医疗的方式使患者能够与更年期领域的专家进行沟通,同时还销售能缓解热潮等症状的产品。
转变遇到的问题
但是要知道转变并非那么简单,一些著名公司的研发和FDA的参与仅仅只是饮鸩止渴。要实现真正有意义的转变,就要解决三个最关键的核心问题。
第一,更年期相关的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医疗系统对更年期的研究最早追溯到2002年,该研究采用的是能够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的激素治疗法,并得出激素治疗会增加患乳腺癌风险的结论 。2003年,同一研究团队在另一项研究中指出,激素治疗会增加患痴呆的风险。但是,02年的研究实际上是缺乏严谨性的,因为当时的研究对象是位63岁的女性,并不在更年期年龄范围内。并且随后美国癌症协会指出,02年研究中激素治疗用到的孕激素,与患乳腺癌风险增加无关。2018年的研究则避免了实验对象不严谨的问题,将两组分别是40多岁和50多岁的更年期人群做对比 ,得出激素治疗并不会对更年期患者造成认知风险的结论。到2022年的研究认为,激素治疗是利大于弊的。
关于激素治疗对更年期患者影响的反复争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医生不知道面对更年期患者该怎么做。这就来到了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培训医生的?医生不知道该怎么对更年期对症下药,他们没从医学院学到相关知识,换句话说,医学院根本就不教更年期相关知识。医生没有接诊女性更年期的经验,甚至会把更年期症状误诊为其他疾病。
其实医疗从业者掌握的信息是很少的,因为医疗界的很多研究都带有局限性。这就来到了第三个问题:研究到底有没有重视女性在更年期综合症中所承受的痛苦 ?调查研究将不是育龄阶段的女性(即刚来月经或年纪较小的年轻人)排除为研究对象,从而大大局限了研究结果的完整性。即使有些研究将不是育龄阶段的女性纳入研究对象,也不会关注她们的生活质量和状态,而女性的生活状态恰恰与更年期息息相关。研究只流于病症表面,例行做事般询问女性能不能忍受病症痛苦,仅此而已,毫无意义。
应对和反应
现状表明,针对即使不是育龄阶段的女性投入更多研究和资金支持是很有必要的,从而使得对更年期的研究更加全面。或许远程医疗和能够缓解更年期症状的产品并不是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最佳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出现确实改变了更年期患者不受重视的境况。
不论是商业公司需要产品研发,还是医疗系统的鞭长驾远,值得欣慰的是,更年期这个群体逐渐被社会广泛认知。尤其是女性自身,从之前的茫然无措,到现在能够正确正视,也能向医生提出误诊的质疑。种种迹象皆表明,更年期开始备受关注。【全文完】
来源:Time International – February 26, 2024 | 作者:Jamie Ducharme
原文标题:Menopause Gets Its Mo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