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成为一座孤岛

【川透社节译报道】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孤独,孤独感让个人健康受到威胁,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RECETAS 等研究项目正测试一系列对这一问题的干预措施,但研究尚需完善,以更好理解和应对孤独感这…

2023 年 5 月的一个星期三,一小群人聚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家户外咖啡馆,在清晨的阳光下啜饮咖啡,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探寻生命的意义。这是RECITAS研究中精心设计的实验的一部分,旨在减轻一种痛苦的经历:孤独

厄瓜多尔 RECETAS 研究的参与者参加户外艺术活动,这是缓解孤独感的干预措施之一

研究显示,孤独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了。但“孤独“不同于”孤立“这种客观上缺乏社会联系的状态,一个孤独的人可能与社会存在联系,但并不满足于这些联系。例如年轻人,他们通常处于非孤立状态,但也会感到孤独,这与面临重大抉择、生活发生变化或者遭受歧视等因素有关。另外,当人们依赖社交媒体并将其当作社交来源时,也容易产生孤独感。

当今社会,社交隔离增加的趋势愈加明显,大量研究表明,社交隔离和孤独感都与心脏病、糖尿病、痴呆和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的增加有关。

波士顿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丹尼尔・富尔福德(Daniel Fulford)表示,孤独与疾病有关联,一种可能原因是,社交较少的人会缺少获取信息的途径,且得到的支持与鼓励较少,难以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习惯。另一种可能性是,长期的社交隔离或感到孤独 “可以被视为一种我们处于危险之中、环境存在威胁的信号”, 富尔福德补充说,因此交感神经系统会受到刺激,可能会干扰睡眠、引发炎症并扰乱血糖调节。另外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孤独感和社交隔离都可能导致抑郁、药物滥用以及其他后果。

孤独有危害的证据越来越多,世界卫生组织召集专家筛选各种对于孤独感有效干预措施。像认知行为疗法(CBT)这类心理治疗方法也被应用,原用于重塑抑郁或焦虑症相关思维模式的CBT ,可能能够弄清孤独感持续存在的思维模式,如对拒绝的预期、纠结过去负面社交经历等。英国政府审查发现心理干预对孤独有显著效果,如在线 CBT 干预试验使参与者孤独感降低,但该干预尚未广泛普及。

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在衡量和比较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时,测量孤独感本身成了一大难题。两种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是 UCLA 孤独量表,以及De Jong Gierveld 量表。不幸的是,研究日本国家老年医学与老年病学中心孤独感问题的流行病学家塔米・斋藤(Tami Saito)表示,目前缺少一个能显示孤独能引起健康风险的既定临界值,“我们无法确定谁真正需要支持(或治疗)来缓解孤独感。”她说。

另外,这两种问卷中并未直接用“孤独” 一词。富尔福德说,原因是“孤独“的污名化,让参与者不愿意接受这个标签,这可能会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

RECETAS项目是针对孤独问题的一项重要研究,它研究整合了先前研究中提出的几个促进社交联系的因素,其中绿色空间能营造出一种让人敞开心扉的氛围。除此之外,还借鉴了近 20 年前在芬兰为应对老年人孤独问题而开发的一项名为“朋友圈“(Circle of Friends)干预措施中的因素。其内容是小组成员每周相聚开展艺术或体育锻炼等活动,受过培训的引导员会引导参与者讨论生活和孤独问题。

如今, 国际RECETAS 项目正借鉴 “朋友圈” 项目的原则与当地组织合作,制定了一份诸如在观鸟、徒步或公园写生等自然活动的 “清单”。在三个研究地点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对比有团体支持的干预组和仅有自然活动 “菜单” 的对照组情况。研究采用 De Jong Gierveld 量表,在活动前后都对参与者的孤独感进行评估。

2023年11月,世卫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席穆尔蒂(Murthy)在发表讲话:“今天,我们正着手努力创造一个孤独感和社交隔离被社会联系所取代的世界。” RECETAS 项目研究员科尔 – 普拉纳斯(Coll-Planas)称这一言论与当前围绕孤独感的诸多公开言论都忽视了孤独感的复杂性,也忽略了孤独感有时也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如此,像巴塞罗那咖啡馆里那样的聚会经历还是让她有了一个简单的设想:“人们互相的支持确实有助于减轻孤独感—— 而这正是团体的联结所带来的。”【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