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摩天大厦都去哪了

【川透社编译报道】与世界上其他高速发展的国家相比,欧洲摩天大厦很少。这可能是因为欧洲严格的城市规划、欧洲高楼建造效果不好、欧洲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但换个角度看,这是否暗示着欧洲发展的野心不够?

欧洲很少修建摩天大厦,是好是坏

普通高楼在华沙市(波兰首都)市中心往上加筑顶部,只是建筑所有者在 “比高”。而新建成的瓦索塔楼,在大楼顶部往上延申了高达80米的尖塔,却不是为了用来吹嘘。代表着资本主义的瓦索塔楼,加筑尖塔,是为了比一个街区之外的”苏联纪念碑“略高一筹。

在瓦索塔楼完工之前的六十多年里,波兰最高的建筑是华沙科学文化宫(即前文所指”苏联纪念碑“——译者注),由斯大林提出建造,在其去世两年后的1953年完工。不过这份来自独裁者的 “礼物”,在波兰人眼中更像是永久的耻辱柱。好在瓦索塔楼2022年竣工后,包括尖塔在内,一共高达310米,不仅成为了华沙市最高的建筑,也成为了欧盟最高的建筑,一雪前耻。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有人想一睹大名鼎鼎的奇迹塔楼,可能会失望了。如果把瓦索塔楼这区区53层楼放在曼哈顿、上海或迪拜的钢铁丛林,它会被淹没在摩天大厦里。芝加哥高层建筑与城市人居委员会(CTBUH)的观察数据显示,即使瓦索塔楼有增加高度的尖塔,这座波兰建筑在世界最高建筑中,也只能排名到第172名。曾经在美国兴建的高楼大厦,现在早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瓦索塔楼完工的同年,美国、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哈萨克斯坦共建成了七座比瓦索塔楼高的摩天大厦。北美和南美、亚洲、大洋洲乃至非洲都有很多250米及以上的建筑。如今,世界各地都在向上建造更高的建筑——除了欧洲。欧洲大陆第二高的塔楼甚至没有进入全球最高建筑的前500名,世界上最高的1000座建筑中,只有七座在欧盟。

如果摩天大楼代表了进步和雄心壮志,那么在旁观者看来,整个欧洲大陆已经放弃了发展的野心。照理说,欧洲土地稀缺、人口众多、经济富裕,这些条件会促使欧洲修建高楼大厦。然而,哪怕德国人口密度已高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了,德国却不像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样热衷于建造高楼大厦。有人提到不希望欧洲建筑追求高度的原因。像罗马或布拉格(捷克共和国的首都)这样的城市,广场和林荫大道相得益彰,摩天大厦反而会破坏和谐的风景。不过,即便修建较矮的大楼,欧洲也不太积极,这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欧洲城市没有几乎没有高楼大厦,第一个原因是欧洲严格的城市规划和历史建筑保护原则。19世纪末的美国,钢铁制造业快速发展,钢筋让建筑更加牢固,同时发明了电梯,让人轻松上楼,于是,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涌现。欧洲本可以和美国一样发展这些技术,因为古斯塔夫·埃菲尔(法国建筑师,埃菲尔铁塔设计者——译者注)对金属结构了如指掌,维尔纳·冯·西门子(德国发明家——译者注)对电梯也颇有研究。但那时欧洲主要城市里街区规划已经发展完善,人们更希望保护这些街区原貌。美国想发展成大都市,是通过建造摩天大楼来增加人口密度来实现;而在欧洲,足以组成大都市的人口密度已经形成,并散布在了城市紧凑的住宅区里。

第二个原因是,欧洲建造的高楼大厦效果通常不太好。在许多欧洲国家,最初的高楼是简陋的公共住房项目,让人们对高楼的心理期待大打折扣。鹿特丹(“马斯河上的曼哈顿”)和法兰克福(“美因河畔的曼哈顿”),这两个地方的高楼徒有虚名,很少出现在游客的行程中。巴黎的蒙帕纳斯大厦在1973年建成后,因为外观太丑,巴黎制定了新的建筑限制,规定以后城市建筑物的高度限制37米以下。只有在拉德芳斯(法国西部的主要商业区——译者注),高楼大厦才开始出现,但一般只有中国或阿联酋规模的三分之一大小。

高层建筑与城市人居委员会(CTBUH)的丹尼尔·萨法里克说,“美国在市中心建造高楼大厦,而在欧洲,高楼通常建在城市的边缘。”

欧洲的高楼不高,而且一眼望不到,所以人们逐渐忘记了他们。

第三个原因是欧洲独特的地理和经济因素。摩天大楼顶部的视野虽好,但由于欧洲较高的纬度,它投下来的阴影,会遮盖更多人的阳光。瑞典245米高的建筑在下午时分投下的阴影长度,相当于迪拜的哈利法塔(世界最高建筑,828米)产生的阴影长度。此外,欧洲大陆上多是国土较小的国家,其中很少有城市大到足以建造高楼大厦,这也导致世界上最大的25个大都市中没有一个在欧洲。在经济方面,全球许多摩天大楼都以公司命名,如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或纽约市的克莱斯勒大厦,这些公司出资建立大厦,大厦高度带来的名气也会为公司带来利益。但是在欧洲,相对来说,这类企业巨头较少。

摩天大厦——天空城堡或是空中楼阁

现在在亚洲,摩天大厦被视为一种地位的象征。中国和阿联酋,为了让二流城市跻身世界舞台,争相建造更高的建筑。欧洲国家是否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需要参与这种角逐?

威尼斯大学的达里奥·特拉布科说:“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需要依靠建造世界最高建筑来确立”。

与其说欧洲不去建造更多的高楼大厦是失去了发展的野心,不如说欧洲跳出了既有规则,找到了题目的另一种解答方法。他们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卢浮宫庭院中的金字塔和德国国会大厦顶部的玻璃穹顶并不比迪拜或台北建造的任何东西逊色。1889年建成的埃菲尔铁塔几乎没有可供居住的空间,不能被视为一座真正的建筑。尽管如此,它仍然比瓦索尖塔的顶部高出20米。所以,其实欧洲国家并非是在建筑上不用心,只是会更专注于改善地面上现有的建筑,而不是去霸占城市天空。天空城堡虽美,但在你争我赶的浪潮中,但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抵达理想之地,而非堆砌空中楼阁。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智慧呢?【全文完】

来源:《经济学人》2024年3月2日刊 | 作者:不详
原文标题:Where are Europe's t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