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重新崛起告诉我们什么

【川透社编译报道】微软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公司,其手中的Windows 操作系统和office 系列软件可谓是家喻户晓。并且在OpenAI旗下产品ChatGPT的加持下,成功搭上了人工智能的快车,有望…

9月21日,微软(Microsoft)CEO塞特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纽约曼哈顿的秋季产品发布会上欢呼道:“重回90年代!” 90年代是这家软件巨头曾经的辉煌岁月,当时Windows操作系统无处不在,与之适配的软件不断开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30%。微软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但生意的成功滋生了内心的自满。2010年初微软陷入销售增长放缓,利润率下降的泥潭之中。

微软似乎在2020年开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全盛时期。纳德拉将云计算而不是Windows软件放到了公司的核心位置,营业利润率从2014年的29%提高到43%,单按收益计算,微软在美国最大的50家非金融公司中名列前茅。同时因为2021年11月收紧的货币政策导致科技股抛售,微软的股价击败了除苹果以外的全部对手,投资者因此兴高采烈。

纳德拉目前正在准备围绕人工智能进行另一项大胆的重组。由于对ChatGPT创始公司OpenAI的投资,微软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辅助工具最受欢迎的公司。早在一年前绝大多数观察者都推测,那本应是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或Facebook的母公司Meta的席位。人工智能的加持大概率会使微软技术层面更上一层楼,帮助它从苹果(Apple)手中夺回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桂冠。

微软的枯木逢春给众多企业提供了经验教训

一是杜绝因循守旧。2000年,当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从比尔·盖茨(Bill Gates)手中接下接力棒后,Windows在公司里变得不可撼动。因此,微软没能搭上智能手机和云计算的快车,它本可以轻松地跟Kodak或BlackBerry同台竞技。而纳德拉在意识到公司已经落伍后痛定思痛,对应用前景光明的新技术高度警觉,这使微软做好了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的准备。

另一个教训是不要仅靠自己单打独斗。微软一直擅长阐述如何捆绑和销售其他公司创造的技术。在纽约举行的秋季产品发布会上,微软推出了“Copilots”,即ChatGPT适用于各种软件产品的assistants。其核心是OpenAi工具的功能与亚马逊首创的云计算业务模式相结合。

微软现在想把类似的营销形式应用到它的游戏业务中,计划将自家云技术与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的游戏资产和专业技能结合起来。英国的反垄断者们已经对这笔大交易虎视眈眈,密切关注着交易的风吹草动,动视暴雪在这方面的地位似乎变得更加重要。

这种方法与其它公司专注于自主创新有鲜明差异。自2018年以来,谷歌(Google)在边角零碎的“其他”业务中累计亏损240亿美元。亚马逊(Amazon)也在具有科幻色彩的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迄今未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例如,使用三维屏幕的智能手机以失败告终,食品店推广的手掌扫描技术也不尽人意,亚马逊和谷歌在送货无人机上的投资也已石沉大海。

最后一个教训是股票市场的股权要限制创始人肆意的行为。Meta的老板扎克伯格斥资40亿美元打造他的虚拟现实梦想,并计划为之投入更多资金。他之所以能为所欲为,是因为双重股权结构赋予了他61%的投票权。同样,谷歌的两位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持有Alphabet 51%的投票权,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搜索行业之外Alphabet一直很难发展壮大。相比之下,苹果和微软的历史更为久远,但不再由创始人主导——所以市值要高得多得多。

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问题出现。有时创始人的执着会异变为对财富的欲望。过于偏执可能抓不住身边可利用的条件。而微软是个罕见的例子,如今这家软件巨头已经成功完成了一次再投资,争取到了新的发展机会。微软如果在人工智能上押宝成功,前途将完全不可限量。

微软这次华丽的转身值得所有企业深入研究。【全文完】


来源:《经济学人》2023.9.30刊 | 作者:不详
原文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