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颓势的新风向

【川透社摘译报道】调查显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没有走出困境——它面临着包括海外增长放缓和国内房地产萧条在内的诸多挑战。

就在中国经济似乎趋于稳定之际,近期的调查显示出新一轮迹象,如工厂订单收缩和建筑活动放缓等,这表明中国经济仍处于挫折之中。

调查显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没有走出困境——它面临着包括海外增长放缓和国内房地产萧条在内的诸多挑战。

A worker assembles an electric forklift truck at a workshop in Qingzhou, Shandong province

最近几周,中国领导人加大了刺激措施的力度,但许多经济学家现在认为,当局需要在今年最后阶段采取更多措施,以确保经济增长不会失利。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表示,中国制造业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从9月份的50.2降至10月份的49.5。读数高于 50 表示活动扩大,而读数低于 50 表示收缩。

10月份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爆发为全球经济蒙上了新的阴影,中国的制造商也因此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客户订单的疲软。

中国服务和建筑业活动的指数也下降,导致全国范围经济活动的综合指数降至50.7,创下今年最低水平。

疲软的业绩与经济学家在第三季度增长改善后更乐观的预测形成鲜明对比。该增长曾显示,制造业活动在经历了五个月的收缩后,在9月份获得得首次扩张。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无需过度悲观。他们说,许多企业在十月份放了八天假,称增长可能会慢慢回升。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2023年。随着今年年初废除严格的新冠肺炎控制措施,消费激增。然而,随着家庭开始削减支出,消费动力逐渐减弱,人们的谨慎态度反映了房地产和其他因素(如年轻人失业率上升)所代表的黯淡前景。

中国每月新房销售的私人衡量指标自八月份达到多年低点以来逐步改善,但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低迷状态。

经济学家表示,周二的调查结果表明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官员不能懈怠。

经济学家预计,政府将采取更多措施,包括进一步降息和增加基础设施支出,特别是考虑到该国部分地区最近发生的洪水。一些人主张为家庭减税或其他直接的经济援助,尽管到目前为止,北京对此类政策几乎没有表现出热情。【全文完】


来源:《华尔街日报》2023年11月1日刊 | 作者:JASON DOUGLAS
原文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