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催生?
【川透社编译报道】日本一些城市正在努力改进儿童保育等方面服务来试图扭转日本低出生率的局面。
日本年轻人组建家庭的许多障碍只能通过国家政策来解决,比如从高昂的教育成本到死板的家庭法,日本普遍缺乏儿童保育服务,政府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改进。例如,将等待入托的儿童数量减少了90%。政府还出台了税收和其他经济激励措施来鼓励人们生育。但是,这些似乎都没带来所期待的效果。
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出生率一直低于每个妇女2.1个孩子的更替水平,并持续稳步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总数是自1899年有记录以来首次降至80万以下。在日本的1800个城市中,只有约200个城市的人口在增长。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说,人口问题已将国家推向“危崖之边”。
改善托儿所和日托服务的便利性
在日本西部的明石市,岸木野利洋将一辆印有心形标志和“送尿布:我们也送善意”口号的货车,停在一户住房的门外。她提着两袋尿布走下车,而年轻妈妈樋口美纪抱着一个婴儿在前门等候着她的到来。岸木女士是明石市十年来推动鼓励居民生育政策的一线人员。这项政策包括提供免费婴儿食品、尿布、免费医疗和学校午餐。这一努力似乎已见成效——明石市的人口连续10年增长,超过了30万人。
然而,即便明石市到大阪和神户的往返很方便,其人口增长也主要来自移民,而不是出生率。明石市的出生率为1.65,相比之下,全国平均出生率仅为1.3。这仍然可以视为某种程度的成功。这也让这个城市与众不同,例如,日本各地的学校因学生不足而关闭,而明石市却面临学校不足的问题。
另外,流山市是一座位于东京郊外的通勤市,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在过去10年中,该市人口增长了 24%,达到 21.1万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05年开往东京的特快列车通车。不过,流山市致力于提供儿童保育服务是当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项举措也吸引了许多年轻家庭。在2007年,流山市推出了巴士服务,在火车站接送儿童到日托中心。过去的15年间,流山市的托儿所数量从17个增加到了100多个。流山市市长伊崎义治说:“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环境,可以让父母在抚养孩子的同时还能继续工作的环境。”
但是,正如明石市和流山市等零星的例子所表明的那样,要想真正改变现状,还需要更根本性的转变。
明治大学的加藤久和认为,日本“需要培养一种对儿童慷慨友善的文化”。建造更多托儿设施的努力常常受到当地人的阻挠,因为他们担心会增加噪音。2022年4月,热门连锁餐厅(Soup Stock)开始为婴儿提供免费食物,却遭到了消费者的强烈反对,原因是不想与哭闹的婴儿坐在一起。
田中由美是流山市其中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日本年轻父母经常受到冷漠邻居的“冷眼相待”。可是,由于流山市的政策支持,该市的年轻家庭众多。而在流山市有很多朋友都决定要第二个或第三个孩子。
明石市在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环境,推动文化变革。明石市儿童保育部门的盛冈和美说,送尿布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缓解孤独感”,而不在于物品本身。年轻妈妈樋口女士对此表示赞赏:“有人关心我,这感觉太好了。这让我觉得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全文完】
来源:《经济学人》2023年12月23日刊 | 作者:不详
原文标题:How does Japan promote childbirth
不光是日本,中国、韩国等国家也要对女性生育方面给予更多得关怀。
感觉催生不仅仅是要减少对儿童的一些偏见,而是要深入讨论人们为什么不想生孩子。
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了,再加上许多母亲的权利不能得到保障,也就越来越多人不想要孩子了。
生育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对于女性来说是一场冒险。
要提高出生率,就得为生育风险和养育成本提供保障。
生育要看到女性所承受的生育痛苦,生理上,心理上,如果国家可以提供更好的生育保障,社会对女性生育再多一些尊重,便会减少一点女性对生育的恐惧。
生育要看女性意愿,对于生育所带来的风险的科普太少了。
多提高女性的社会福利,提高生育意愿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多提供一些实质性的服务、政策,妇女的生育意愿可能会因此提高。
女性生不生还是尊重她们意愿吧,不想生的怎么催都没用哈哈哈
整体社会条件不好,孩子出生后,成长的路上也不会幸福。
感觉亚洲目前的生育率都挺低的…
日本催生还蛮人性化的,至少它将措施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