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和公正:博物馆的新趋势

【川透社编译报道】博物馆为了回应历史藏品所有权与归还问题的争议,并增强其透明度和公信力,向公众公开展示博物馆的仓库储藏品正成为一种新现象。

长久以来,博物馆管理者常常面临着这样的质疑:“其他未公开展出的文物究竟被藏于何处?”公众指责其秘密囤积大量文物,尽管馆长们的初心其实是希望向公众展示最好的文物,而且尽可能多地展示出来。时过境迁,如今的公众强烈要求把藏于博物馆仓库里的藏品也公开展示出来,并视情况追责。

博物馆的转型:从隐匿到开放

一般来说,展厅是博物馆最引人关注的地方,也是观众能看到的部分,但许多博物馆的私货却隐藏在几乎看不到的博物馆仓库里。近年来,研究人员和学者都在博物馆地下室中找到或重新发现很多被埋没的珍贵文物,其中有毕加索的稀世之作,被装在纸盒子中的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录音,还有在标本柜中发现新的哺乳动物品种。在这些发现之后,博物馆的库房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时刻处于低温之下、让人感觉难受的地方,而是文化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营造出博物馆历史,或至少是等待着人们的重新评价。尽管美国博物馆联盟1鼓励博物馆对藏品进行常规清点,但却没有强制政策要求博物馆对仓库进行自我检查。据其估计,博物馆中96%至98%的藏品没有被展示出来。2

北半球许多“百科全书式”博物馆3正在与藏品所有权与归还问题作斗争,部分博物馆不得不向公众公开展示博物馆的仓库储藏品。位于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奥林匹克公园4的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东仓库5将在2025年成为向公众公开展示博物馆仓库储藏品的先例。在美国杰出建筑师伊丽莎白·迪勒(其曾打造曼哈顿高线公园等诸多知名项目)的巧手下,最初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媒体中心的空棚将华丽变身为宏伟的藏品展示大厅。在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东仓库里,你可以欣赏到高级定制时装、各类特色瓷砖陶器、具有历史韵味的特色房间(如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考夫曼办公室)、挂毯、舞台布景画廊、大卫·鲍伊表演艺术研究中心6里的明星藏品。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东仓库将于2025年5月正式向公众开放,公众可免费入场,透过层层开放式货架沉浸式遍览馆内丰富文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过博物馆线上预约小程序,游客还可以在线预约到访时间去欣赏心仪文物。此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东仓库还将与青年和社区团体携手,针对文物的起源与所有权深入挖掘,力求将文物背后所承载的殖民和掠夺历史公开呈现,让历史得到传承而不是被遗忘,以此在年轻一代心中展现历史责任感与公信力。

从悉尼动力博物馆6到法国卢浮宫朗斯分馆7,再到鹿特丹博伊曼斯· 范· 伯宁恩博物馆8,全球各地的博物馆纷纷开始向公众展示之前不会公开的仓库储藏品并向公众讲解藏品背后承载的历史故事。向公众公开博物馆的仓库正逐渐成为博物馆转型发展的主流趋势,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公众沉浸式欣赏博物馆里的文物,而且还能增强博物馆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文物的归还问题:困局与破局

随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向公众公开展示其仓库储藏品,未来一年,百科全书式博物馆还将面临归还文物的挑战。文物归还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博物馆定位、博物馆收藏和使用文物理念、博物馆背后的政治性和权力关系因素影响,造成了文物原产国要求归还文物,而博物馆拒绝的对峙境地。当埃及要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能百科全书式博物馆归还在历史上被盗卖的文物时,这些百科全书式博物馆通常认为文物存放于博物馆中能被更多的人欣赏和理解,而埃及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和同等效果的展示9,加之这些“百科全书式”博物馆受到国家法律的限制,它们在归还帝国时期掠夺的文物上举步维艰,只能墨守成规。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部分位于德国和荷兰的大学博物馆和地方政府运营的博物馆凭借专门的殖民收藏委员会在文物归还进程中成为行业表率,已经积极采取行动向非洲、澳大利亚和北美的土著社区归还文物。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尽管VR、AI 等新兴技术噱头十足,数字博物馆正不断涌现,但人们对实体文物的热忱从未消退,渴望亲眼目睹文物真容,更期待那些被掠夺的文物能够回归故土。对于博物馆而言,其深知实体物质文化的魅力,也坦然接纳公众要求全面展示博物馆仓库里的藏品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未来,博物馆应当努力在时代洪流中探索前行,平衡好文物公开展示、文物来源与归还争议问题等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不断增强博物馆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全文完】

  1. 美国博物馆联盟,简称AAM,是美国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博物馆行业组织。它致力于推动博物馆在教育、文化传承、社区参与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提供资源共享、专业培训、行业标准制定以及倡导政策支持等举措,促进美国博物馆领域的整体发展与提升。其会员涵盖了各类博物馆,包括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等不同类型与规模的机构,在整合行业力量、促进交流合作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
  2. 补充信息来源:博物馆库房中隐藏的秘密–艺术收藏–人民网 ↩︎
  3. 全球北方的“百科全书式“博物馆通常指位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常被视为全球北方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博馆。这些博物馆历史悠久,藏品丰富多样,涵盖考古、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多领域,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等。它们往往通过早期殖民、贸易、考古发掘等途径广泛收集世界各地文物与艺术品,在文化展示、教育研究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力,但也因部分藏品来源争议性(涉及殖民掠夺等问题)而备受关注与争议。 ↩︎
  4.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奥林匹克公园(英语:Olympic Park)位于英国伦敦东部,与斯特拉特福德市(英语:Stratford City)相邻;公园因主办2012年伦敦奥运以及残奥会而兴建的公园,也是该两个运动会的主赛区;公园以及相关奥运场馆目前正在建设之中。奥林匹克公园将于2013年易名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奥林匹克公园(英语: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 ↩︎
  5.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通常缩写为V&A),位于伦敦。该博物馆为纪念艾尔伯特亲王和维多利亚女王而命名,它成立于1852年,已发展到覆盖0.05平方公里和145个画廊,并收藏有5000年历史的艺术品,从远古时代到现在,从欧洲、北美、亚洲到北非文化,遍布各洲。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东仓库是英国国家艺术、设计和表演博物馆的一个分支,正在伦敦东部的奥林匹克公园建造。 ↩︎
  6. 大卫·鲍伊表演艺术研究中心指珍藏着已故英国摇滚歌手、演员大卫·鲍伊生前珍贵遗产的艺术中心,这座艺术中心是为了纪念这位变色龙般的流行偶像。大卫·鲍伊表演艺术研究中心将于2025年开放。 ↩︎
  7. 悉尼动力博物馆于1991年开幕,已经存在125年了,馆内的收藏约有40万件,之所以叫做动力博物馆是因为它是由一个发电厂改造而成,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 ↩︎
  8. 卢浮宫朗斯分馆于2012年12月4日在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圣巴巴拉节落成,并自此成为矿工的守护神。 举世闻名的巴黎卢浮宫分馆的选地就在欧洲最高的矸石堆和Bollaert体育场之间。 该场地由玻璃和铝制外墙产生的一系列透明建筑组成。 卢浮宫朗斯分馆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卢浮宫博物馆藏品之旅。 自2012年以来,它已吸引了超过200万游客前来参观。 ↩︎
  9. 该仓库位于鹿特丹的博物馆公园,为博物馆的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巨大的仓库内将存放馆藏的151,000件艺术品,并全部对公众开放。充足的储藏空间容纳了博物馆的杰出艺术和设计品收藏,还包括若干展览厅、一间餐厅和已经获奖的屋顶花园。建筑完工后,接下来将进行室内部分的施工,以及将博物馆的完整馆藏搬运至新仓库的过程。 ↩︎
  10. 补充信息来源:浅论博物馆与文物归还问题的影响因素 ——《谁的文化?博物馆的承诺以及关于文物的论争》读书报告 – 知乎 ↩︎

来源:《经济学人》2024年11月23日刊 | 作者:Tirstram Hunt
原文标题:Why museums are turning themselves inside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