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朝签署共同防御协议使中国进退两难

【川透社编译报道】俄朝签署共同防御协议、朝鲜派兵前往俄乌冲突前线后,中国陷入两难境地。

1950年10月,解放战争结束不到一年,抗美援朝战争便拉开了序幕。包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等无数军人献出了生命。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表示,保卫朝鲜是值得的,正所谓“唇亡则齿寒”1

这句俗语一直以来被用来描述中国与北朝鲜超过七十年的密切关系。中国将朝鲜视为东亚地区的战略安全缓冲区,而朝鲜则依赖中国提供经济、政治和军事支持。然而,当下朝鲜派军参与俄乌冲突,使得两国关系承受巨大的压力。

俄朝军事联盟,中朝关系日益下降

上个月,美国报道称发现有成千上万名朝鲜军人正被派往俄罗斯参加俄乌战争, 并核实至少有10,000人已经到达了库尔斯克省(Kursk province)。乌克兰官员表示,一些朝鲜军队已经参与交火。

朝鲜介入俄乌战争使得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更加接近欧洲的冲突,但中国更希望维持亚欧地区的稳定,并同时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

莫斯科和平壤在 6 月签署了共同防御协议2,加强了两国之间的联盟,但中国官方声明没有参与俄罗斯与朝鲜的军事联盟。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高级研究员丹尼斯·怀尔德(Dennis Wilder)指出,一直以来中国对朝鲜有一种至关重要的支持手段——“静脉滴注(IV drip)”式支持3。然而有分析人士表示,在俄朝签署协议之后,北京与平壤之间的这种信任与支持正在减少。

如今北京对平壤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并不明确。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官方对俄朝军事联盟保持沉默的背后隐藏着不安。因为俄罗斯和朝鲜的军事合作正在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带入新的冷战局面,就像美国对中采取的“新冷战思维”一样,而这是中国一直以来都在指责的。换言之,俄和朝军事合作正在将这样的“新冷战”带到中国的大门前。

中国保持中立的观察态度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峰表示,俄罗斯与朝鲜之间的合作可能导致形成一个将中国被迫包含的结盟阵营,其不可避免地与美日韩联盟对立。他表示,中国不想重新建立这种冷战时期的三角关系,即使是和俄罗斯朝鲜这样的友邻一起。“问题在于这种冷战思维是完全违背中国国家利益的。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1950年代的中国了。”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北京的选择是继续观察。但对此必须高度警觉。”朱峰补充道。

俄朝军事合作影响三国关系与亚洲局面的稳定

尽管中国对朝最大影响力来自于经济,但目前两国之间的贸易水平仍然低于疫情前时期,相对而言,朝鲜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

除了贸易,俄罗斯还为朝鲜提供的战场经验和科技援助机会,这可能会使朝鲜的军事力量更加现代化,这表明莫斯科现在可能在在朝鲜的影响力正逐渐超过中国在朝鲜的影响力,尤其是俄罗斯愿意帮助朝鲜实现发展核武器和远程弹道导弹的目标。上个月,朝鲜在其东部海岸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ICBM: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并达到了创纪录的高度。这是朝鲜近一年来的首次洲际弹道导弹试验。

此时北京的处境十分紧张。它不希望一个更强大的朝鲜打破东亚局势平衡,中国一直在经济上支持俄罗斯,但同时也担心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胜利会使北约(NATO: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更具凝聚力,使得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对抗变得更加强硬。另一方面,也不希望俄罗斯战败,尽管存在竞争关系,但习近平和普京仍然是彼此最亲密的盟友,毕竟俄是中国致力建立的多边主义的重要参与者,其用于挑战西方世界的主导秩序。【全文完

来源:The Guardian Weekly 15/11/2024 | 作者:Amy Hawkins, Helen Davidson
原文标题:Battle lines Pyongyang’s Russia entente is a dilemma for Xi Jinping

  1.  195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以大字号标题发表经毛泽东两次审阅定稿的宣言《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其在一版通栏刊登。宣言指出,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 ↩︎
  2. 2024年6月19日,普京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之时,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平壤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两国在2000年签署《俄朝友好睦邻合作条约》,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标志着双方关系的战略性升级,被认为达到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最紧密的联系。 ↩︎
  3. IV drip原指通过稳定持续的方式为患者提供静脉输液以维持长期生命,在此指两国间的持续且稳定的支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