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安乐死的对与错

【川透社编译报道】英国社会的开放包容以及其他国家在法律上允许安乐死的经验,表明安乐死在英国合法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立法者必须谨慎思考,在尊重人权和尊重生命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

英国即将迎来下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这场改革将如何开展?

近几十年来,英国社会在观念上愈加开放和包容,超过三分之二的英国民众呼吁法律改革,允许协助绝症患者结束生命。安乐死合法化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马恩岛、泽西以及苏格兰已纷纷审议相关提案。工党领袖基尔·斯塔默爵士(Sir Keir Starmer)对此表示理解,并郑重承诺,一旦他领导的政党在下一届大选中胜出,将允许议员们进行自由投票。

若本刊拥有投票权,我们必将毫不犹豫地投下支持票。支持安乐死合法化,其根本在于捍卫个体自由。英国人享有与心仪之人缔结婚姻和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因此也应有权决定自己的死亡方式和死亡时间。然而,设计合理的安乐死制度以防止滥用和确保法律不会过于严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英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比利时、荷兰、美国俄勒冈州和瑞士早已在几十年前通过了有关安乐死的法律。自本刊在2015 年提出支持安乐死合法化以来,已有十七个地区通过了相关法律。尽管反对安乐死的人持有坚定的立场,并提出了合理的担忧,但许多地区的实际经验为支持安乐死的论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安乐死合法化的担忧

有人担忧,一旦安乐死合法化,患者可能会被迫接受这一选择。批评者指出,任何制度都难以完全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亲属贪图遗产或政府缩减医疗成本都有可能成为患者被迫接受安乐死的理由。而现实中这种情况实属罕见。这种担忧实则是只考虑有可能遭受强迫的患者,而置真正饱受病魔折磨的患者于不顾。

其次,一些批评者担心安乐死合法化会引发“滑坡效应”,但现实经验显示,这种情况并未发生。虽然比利时和荷兰放宽了资格标准,但最初仅允许绝症患者实施安乐死的地区并未出现条件放松的现象。而在难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心智健全时,问题会变得更加棘手,出于这个原因,加拿大决定推迟将协助死亡法律扩展至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决定是明智的,这也充分表明政府可随时控制进程。

合理的立法模式

在立法模式上,政治家们常参照俄勒冈模式,即申请者必须处于疾病晚期且生命不超过六个月。然而,这种严格限制可能导致许多人在接受安乐死前就已离世。相比之下,加拿大模式更为宽泛,允许申请者自行判断痛苦程度,并经过90天深思熟虑后申请。高达四分之三的加拿大残疾人支持现行的安乐死法律。

寻求平衡

尽管无法确保所有英国政客会支持安乐死合法化,但他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应拓宽基本人权定义。如果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正饱受痛苦且无康复希望,他们应有权选择自己的死亡方式。这一改革不仅关乎法律,更关乎对生命尊严与个人自由的深刻理解。【全文完】

来源:《经济学人》2024年4月11日刊 | 作者:不详
原文标题:The Rights and Wrongs of Assisted 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