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恶果:咖啡种植受困
【川透社编译报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咖啡种植难度显著提升。为满足广大咖啡爱好者的需求,科学家研究出了有效的应对举措。
咖啡在 70 多个国家种植,全球每天饮用量超过 20 亿杯。此外,据估计有 1.25 亿人靠咖啡维持生计,利用咖啡强力启动大脑投入工作。然而,目前全球一半的的咖啡种植地正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科学能否拯救咖啡豆?
咖啡种植面临困境
世界大部分咖啡的种植地—南美洲、非洲中部和东南亚地区气温正在上升,降雨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巴西伊塔茹巴联邦大学(Federal University of Itajubá)农业工程师卡西亚•加布里埃尔•迪亚斯(Cassia Gabriele Dias)最近在《总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到本世纪末,世界最大咖啡生产国巴西35%到75%的咖啡种植地将无法使用。另一篇发表于2015年的论文认为,到2050年,全球43%到58%的咖啡种植地将不适合种植咖啡。
而且,咖啡是一种难伺候的植物,占世界咖啡产量70%的阿拉比卡咖啡(Coffea arabica)(其口感优质,气味柔和,酸味宜人,译者注)更是如此,很容易受到锈菌感染和咖啡果小蠹(berry-borer beetle)的侵袭。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这两种情况导致的疾病可能会更容易传播。
拯救阿拉比卡豆
事实上,罗布斯塔咖啡(Robusta,也可称Coffea canephora)能适应温暖的气候,但对咖啡很讲究的人不喜欢它偏苦的味道,且它主要用于速溶咖啡。因此,对于众多咖啡爱好者来说,拯救阿拉比卡是当务之急。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咖啡种植园搬往高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就会下降约 0.7 摄氏度。在埃塞俄比亚(公认的阿拉比卡咖啡发源地,世界第五大咖啡生产国,译者注),一些农民已经把种植园移到了比原海拔高 600 米的地方。
但是,海拔越高通常意味着坡度越陡,土壤越浅,这会加速养分被雨水冲走,而用人工肥料替代养分成本高昂。通常,较高的山坡上还覆盖着茂密、物种丰富的森林,为种植咖啡而砍伐森林不符合国家的气候承诺。而且,搬迁不能一蹴而就,新种植园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丰收。
另一种方法是改变现有种植园的管理方式,采用农林复合系统1。咖啡植株相对矮小,适合生活在林冠下的阴凉处。去年,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环境科学家尼古拉斯·吉尔金(Nicholas Girkin)和他的同事认为,树荫有助于防止咖啡植株在炎热的天气中被烤焦。哥斯达黎加热带农艺研究中心(The Centre of Investigation of Tropical Agronomy)的生态学家莱因霍尔德·穆施勒(Reinhold Muschler)表明,树荫可以减缓咖啡的成熟过程,改善咖啡豆的大小和风味。
吉尔金博士还证明了树木为有用的捕食者和授粉者提供栖息地。在树上安家的捕食性蝙蝠、鸟类和昆虫会愉快地捕食咖啡果小蠹(berry-borer beetle)等害虫。另外,树木提供的荫凉和湿度还会减少咖啡植物因蒸发而流失的水分。
此外,树木本身也会带来机会成本2。一些在咖啡种植园中生长良好的树种本身也能生产作物,如香蕉或鳄梨,农民可以将它们与咖啡豆一起出售。
无论成本和收益如何平衡,农林复合系统都只能做到这一步。 气候模型显示,世界气温终会逐步上升,敏感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压根无法承受。这意味着,如果要继续种植咖啡,就要从咖啡豆本身着手。
寻求阿拉比卡豆替身
意识到主流咖啡作物面临的危险,英国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的植物学家亚伦•戴维斯(Aaron Davis)一直在尽其所能地了解那些被遗忘的咖啡品种(由于味道不好、产量低或豆子小,译者注)。
苏格兰植物学家乔治•唐(George Don)在 1834 年撰写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用他在塞拉利昂发现的野生咖啡物种塞拉利昂咖啡(Coffea stenophylla)冲泡出来的咖啡比用阿拉比卡咖啡冲泡出来的还要好喝。戴维斯博士被这一发现吸引住了,他发现该物种仍生长在塞拉利昂,还找到了另一个失落的咖啡品种,被称为Coffea affinis(一种比较罕见的咖啡品种,没有约定俗成的中文名称,译者注)。
这两种咖啡都产自塞拉利昂炎热且季节性干燥的低地丘陵,这表明它们可能比阿拉比卡咖啡或罗布斯塔咖啡更能适应温暖的气候。2021 年,戴维斯博士发表了一篇论文,揭示了与巴西阿拉比卡咖啡相比,狭叶咖啡的果味更浓,酸度更好,风味更复杂,Coffea affinis 也表现出了类似的风味。
耐热性和口感好并不是唯一重要的特征。艾克赛尔萨咖啡(Coffea excelsa,也称Coffea dewevrei)容易种植、产量高、味道好,它最大的优势是对咖啡锈菌的抗性。 它于 1902 年在刚果被发现,很快成为中非部分地区的主要咖啡作物。很明显,它比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更耐高温,似乎也比罗布斯塔更耐旱。不过,它从开花到结果需要 11到12 个月,而阿拉比卡咖啡只需 9 个月。 而且,它的浆果牢固地附着在树枝上,高度也比许多其他咖啡品种要高,这意味着农民收获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换句话说,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替代阿拉比卡咖啡的品种。
再给科学家们一些时间
相反,人们希望通过基因工程和老式杂交育种的结合,能够将这些重新发现的物种的特征转移到阿拉比卡种咖啡中,或者将阿拉比卡种咖啡的特征移植到新的咖啡物种中。
但是,这类研究也并非一时就能取得成果。伊塔茹巴联邦大学的迪亚斯博士认为,巴西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将一些种植园转移到山上,而另一些种植园则采用农林复合系统的方式。 这样做可以为科学家们争取时间,研制出能够在温暖环境中茁壮成长的咖啡植物。【全文完】
来源:《经济学人》2024年1月27日刊 | 作者:不详
原文标题:A warming planet threatens the world‘s favorite dr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