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时代,婚前姓为何重要
【川透社编译报道】在数字时代和人工智能背景下,越来越多西方女性认识到婚前姓氏的重要性,婚后改姓使女性面临一系列问题。或许社会需挑战传统规范,AI 开发者应改进系统,让名字成为助力而非阻力。
女性婚后改姓隐忧
在数字时代,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签。它与职业经历和社交媒体形象紧密相连,并且名字也是人工智能算法识别个体的方式之一。西方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其传统习俗规定女性婚后姓氏要更改为夫家的姓氏。但是改姓之后,她们往往会在严重依赖姓名识别的系统中失去她们之前的数据——即数据连续性(data continuity)1缺失。换言之,求职申请、学术记录和社交媒体账户等平台往往无法将旧名和新名联系起来。例如,一位女性,她以婚前姓建立起成功事业,结果可能会发现,人工智能系统难以将她过去的成就与新姓氏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她多年的辛勤工作和成功在机器眼中可能会突然消失,变得不可见。
女性姓氏选择的变迁与趋势
“女性影响力指数”(The Female Quotient)2与 “爱结网”(the Knot worldwide)3和史密斯盖格(Smith Geiger)4合作发布了一份揭示性研究报告。报告发现,虽然 77% 的美国已婚女性仍采用丈夫的姓氏,但只有 64% 的未婚女性打算婚后遵循这一传统。这一转变表明人们逐渐意识到名字对个人身份和职业认可度的影响,也让我们能够了解到人工智能系统在处理那些决定不用婚前姓的女性的数据时,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年轻一代在保留婚前姓方面有明显的转变。“女性影响力指数”(The Female Quotient)的报告发现,32% 的未婚 Z 世代5女性更关心维护个人品牌,而不是遵循传统习俗,相比之下,千禧一代6中这一比例仅为 3%。有趣的是,报告中有29% 计划采用丈夫姓氏的未婚女性不会在职业上使用它,这凸显了女性将个人身份和职业身份分开的日益增长的趋势。
这些选择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个人身份。像西蒙・拜尔斯(Simone Biles Owens)7、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Devi Harris)8和碧昂丝(Beyoncé Knowles Carter)9等公众人物都保留了婚前姓,或与夫姓结合使用。赛琳娜・戈麦斯(Selena Gomez)10表示:“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改名。我是赛琳娜・戈麦斯,仅此而已。” 这些举动正彰显着她们的独立特质以及职业生涯的持续性与稳固性。同时也表明,在一个技术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的世界中,保留姓名对于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数据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应对改姓隐忧的措施
我们必须挑战支撑这些传统的社会规范。与一方姓氏相连的 Mr.(先生) 和 Mrs.(夫人)等称呼,可能会使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观念一直延续下去。而公众宣传活动和教育可以帮助改变这些过时的态度。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开发者必须努力创建更智能的系统,以识别和连接身份变化 —— 无论是涉及姓名变更还是个人品牌重塑。领英(LinkedIn)11等平台已经推出了允许用户说明姓名变更的工具,这是提高数据准确性和职位推荐的关键一步。然而,要确保人工智能系统不会因女性的个人选择而对其产生不利影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名字不仅仅是标签 —— 它们是我们身份和职业遗产12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婚后保留或更改婚前姓的决定对人工智能系统、职业知名度和社会规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倡导更智能的人工智能和文化转变来解决这些问题,将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呈现和认可。
毕竟,名字具有力量,这种力量应该打开大门,而不是关闭它们。我们应该确保的是,每个人无论他们选择什么名字,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全文完】
来源:《时代周刊》2024年12月9日刊 | 作者:SHELLEY ZALIS
原文标题:Why maiden names matterin the age of AI and identity
- 数据连续性:是指在数据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数据能够保持完整、一致、准确且不间断的特性,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平台、时间点以及各种操作和转换下都能实现有效的关联、整合与延续,不出现缺失、错误或中断等影响数据可用性和可靠性的情况。 ↩︎
- 女性影响力指数(The Female Quotient):是一家由女性所有的企业,致力于与各公司和有觉悟的领导者合作,策划旨在实现职场及其他领域性别平等的体验、思想领导力和解决方案。通过强大的社交、媒体和编辑渠道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其方法具有交叉性、启发性和包容性,与各个行业和世界各地的领导者及后起之秀合作。 ↩︎
- 爱结网(the Knot worldwide):一家美国的媒体和科技公司,它为计划结婚、创建家庭的夫妇提供内容、工具、产品和服务。 2010 年 1 月在北京设立分部”爱结网“,旨在为中国的准新人们提供有关婚礼和未来新生活的实用信息、风尚灵感、专家意见以及婚礼策划工具等。 ↩︎
- 史密斯盖格(Smith Geiger):是一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国际市场研究和策略公司,主要服务于媒体和娱乐行业的各个方面,涵盖通信、媒体、广告与营销等领域。 ↩︎
- Z时代:通常指的是 1995 年至 2009 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也被称为 “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 等。 ↩︎
- 千禧一代:是指出生于 1981 – 1996 年的人群,他们是在新千年前后步入成年的一代,也被称为 “Y 世代”。这一称谓源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跨越了两个千年,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社会文化剧烈变革时期成长起来的。 ↩︎
- 西蒙・拜尔斯(Simone Biles Owens):美国著名的艺术体操运动员,效力于美国女子体操队。 ↩︎
- 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Devi Harris):现任美国副总统、美国参议院议长、美国国家太空委员会主席。 ↩︎
- 碧昂丝(Beyoncé Knowles Carter):美国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词曲作者 ↩︎
- 赛琳娜・戈麦斯(Selena Gomez):美国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制片人。 ↩︎
- 领英(LinkedIn):是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职业社交平台。在平台上,用户可创建职业档案展示自我,通过人脉拓展、知识学习、职位搜索等功能,构建职业网络、助力招聘求职、提升个人品牌,虽有信息过载等局限,但仍在职业发展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
- 职业遗产:通常指一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所留下的具有持久影响力和价值的成果、声誉、经验、人脉关系、专业知识体系以及对所在行业或领域所做出的独特贡献等。 ↩︎
被标题吸引进来看的,在人工智能时代,实在没想到作为女性还面临着这样的“名字困境”,很喜欢译者选择的这篇文章,很有新意,需要被更多女性看见。
看了整篇文章,有一个拙见,感觉标题可以更加吸引人一点,同时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比如:“人工智能时代:婚前姓氏为何成为女性关注的焦点?”
然后想问下原文是否有提到西蒙・拜尔斯、卡玛拉・哈里斯和碧昂丝等人保留婚前姓的具体行动和言论,如果有的话,我觉得保留更好,可以更加具体地描述她们的选择和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些行动如何反映了她们的独立特质和职业生涯的持续性。
感谢评论!最初选择编译这篇文章,也是因为她的主题吸引了我。
首先关于标题,我在编译的时候,的确考虑过是否应该在原标题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延伸,选择更有吸引力的标题。但是很遗憾我没有想到更合适的标题。我认为笔者你的标题确实更有吸引力,但我有一个小小的拙见,我认为这个婚后改姓这个话题,不应止是成为女性关注的焦点!加了“女性”之后,会不会把它限制住了?限制在女性更感兴趣,可能男性没那么感兴趣的框框下。因为更改之后的标题好似和男性没有关系,会不会导致有更少的男性能主动阅读这篇文章、主动了解女性的困境。而想要更快更有力地打破这种困境,我认为需要更多的力量。
其次是原文中并没有提及西蒙・拜尔斯、卡玛拉・哈里斯和碧昂丝等人保留婚前姓的具体行动和言论。我十分赞同你的观点,这让我想到,就算原文没有提及,也可以做一些课后工作,补充这些内容进去,这样的确会使整个故事结构更加完整,整篇文章也将更具说服力!十分感谢你的建议!
嗯…的确是,互相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