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化的亚洲企业文化和反抗
【川透社编译报道】调查显示,韩、日、中三国僵化的企业文化,极大降低了Z世代年轻人的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数。对此,Z世代作出“反抗”。要让员工消极态度转变,企业需有实际作为。
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Gallup)对全球员工幸福感进行的年度调查显示,在东亚,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只有18%的人表示对工作很投入,低于本已不温不热的全球平均水平23%。在所有年龄段的群体中,日本和香港在全球敬业度排名中垫底。
许多首尔、上海和东京的年轻员工表示已经受够了公司僵硬的企业文化——僵化的等级制度、漫长的工作时间和普遍存在于亚洲公司的“出勤主义1”文化等。
反抗
韩国人怠工:今年2月,为抗议政府增加医学生人数的计划,数千名年轻的韩国医生放下听诊器。7月,韩国最大的上市公司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员工罢工。浦京国立大学的申敏如(Shin Min-ju)和首尔国立大学的郑香俊(Jung Heung-jun)的研究表明,由千禧一代和z世代2组成的“Mz世代”比他们的长辈更热衷于加入工会,对劳工维权主义能改善工作条件的观点充满乐观。
日本人移民:日本年轻人进行了较为平和的“反抗”,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了移民。在澳大利亚申请打工度假签证的年轻日本工人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他们认为,一边摘黄瓜一边躲避有毒的澳大利亚野生动物,比在东京参加激烈的工作竞争要好得多。日本年轻人对加州快餐业工人每小时20美元的最低工资感到惊讶,因为这已经是日本快餐工人普通工资的三倍。
中国人“躺平”:如今,在经济步履蹒跚的中国,移民已成为年轻员工谨慎谈论的话题。于是,在商业和个人生活方面,中国年轻人开始谈论“躺平”,或者选择退出现代生活的压力。最近几个月,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令人作呕的工作装”。在这些照片中,年轻的员工们展示着他们最不努力的办公室装束,穿着拖鞋和睡衣来到他们的办公桌前。许多人似乎得出结论,“赢得比赛的最好方式就是拒绝比赛”,对于年轻员工来说,他们无法与公司的高层直接抱怨工作中的压力,认知不在一个层次,说再多也无益,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重点。
在日本和韩国,十多年来,年轻员工一直在从事一种低风险、低影响的反抗形式——移民。在韩国,为了事业,年轻一代必须放弃“放弃三项”——约会、婚姻和孩子。他们对待工作和生活机遇似乎都传达出了一种心灰意冷的态度。
领导人的让步
然而,面对僵化的企业文化,如何改变年轻员工消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企业需要有实际作为。亚洲的企业和政治领导人终于注意到了这一点。今年5月,中国科技巨头——百度的公关主管不得不道歉,因为他命令自己的员工24小时保持联系。”韩国总统尹锡悦(Yoon seok-yeol)被迫放弃将每周最长工作时间从52小时提高到69小时的计划。日本首相岸田文雄(Kishida Fumio)和新加坡首相劳伦斯•黄(Lawrence Wong)向脾气暴躁的年轻人承诺:将实行更“轻松”的资本主义政策。
进步仍很微小
有迹象表明,资本主义政策有所放松。在最近的一次东京之旅中,巴特利比在几家公司总部看到的西装比商务旅行者曾经预想的要少,几乎看不到一条领带。但每向前迈两小步,就会有资深人士后退一步。一位美国投资者表示,他最近穿着短袖衬衫来到日本,与一群日本高管交谈,却发现只有他自己尴尬地面对着传统的深色“西装墙”。人们的态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改变,尤其是那些不那么年轻的人。【全文完】
来源:《经济学人》2024年6月14日刊 | 作者:不详
原文标题:Striking, slouching and setting sail
文章开篇通过盖洛普的调查数据指出东亚地区员工敬业度低的现象,特别是日本和香港在全球敬业度排名靠后。然后分别阐述了韩国、日本和中国年轻员工应对这种职场状况的不同方式,包括韩国医生的怠工、年轻人的工会参与积极性;日本年轻人的移民倾向;中国年轻人的“躺平”现象。接着提到亚洲的企业和政治领导人开始做出一些让步,最后指出虽然有政策放松的迹象,但整体改变仍然微小。小标题的使用使文章结构清晰,读者更加容易读懂。但有一点小小的建议:
在反抗小标题下的三个部分对韩国、日本和中国年轻员工应对这种职场状况的不同方式是否可以采取二级标题的形式?或者在现有的基础上,在不同国家的段落之间加入过渡句,以提高段落之间的连贯性。
整体语言较为客观、简洁,在描述不同国家年轻人的反抗行为以及企业领导人的应对措施时,语言表达直接明了,能够让读者快速抓住重点。例如“韩国人怠工”“日本人移民”“中国人‘躺平’”等小标题的设置,简洁有力地概括了各国年轻人的不同反抗方式,增强了文章的条理性和吸引力。
有一点小小的修改建议,或许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流畅。
“他们对待工作和生活机遇似乎都传达出了一种心灰意冷的态度”,可以改为“他们对待工作和生活机遇的态度似乎都显得有些心灰意冷”,使语句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一位美国投资者表示,他最近穿着短袖衬衫来到日本,与一群日本高管交谈,却发现只有他自己尴尬地面对着传统的深色‘西装墙’”,可以改为“一位美国投资者表示,他最近穿着短袖衬衫来到日本与一群日本高管交谈时,却发现只有他自己尴尬地面对着传统的深色‘西装墙’”,使语句更加通顺连贯。(其实我觉得我改的也还是有点不流畅,或许可以有更好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