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正义的最高背叛

【川透社编译报道】近年来,最高法院作为美国最高司法机关,其作出的判决频现问题,在多领域倒行逆施,极大挫伤了美国民主的专业和公正;为迎合党派利益,罔顾事实,损害公共利益,违背了对宪法和美国人民誓言。

作为美国最高司法机关,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近年来所作出的判决问题频出,在多个领域倒行逆施,严重挫伤美国民主所依赖的证据、专业和公正要素

蒙蔽双眼,对专业与事实置若罔闻

今年夏天,最高法院终于对“俄亥俄州诉美国环保署”1一案作出令人感到悲哀但却也非常明确的错误判决—俄亥俄州胜诉。在投支持票的5个大法官中2,尼尔・戈萨奇(Neil Gorsuch)3给出的意见混淆了氮氧化物(会造成臭氧形成的污染物)和一氧化二氮(即平时俗称的“笑气”)。这一失误反映出他在案件中对专业问题的理解和判断存在偏差。

戈萨奇并非个例,近年来最高法院多次都以5-4或6-3的投票作出错误判决。这足以证明,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不仅是对事实视若无睹,甚至不愿意去了解真相。

2022 年“肯尼迪诉布雷默顿学区”4一案,大法官们裁决的关键依据仅基于一名橄榄球教练的不实陈述,他本人声称 “如判决书所言,我只是在默默进行个人祷告。”但事实上,这位教练是在橄榄球场50码线处(场地最中间位置)公然举行赛后祈祷集会。

而在去年的“303创意公司诉埃莱尼斯” 5案中,最高法院最终以 6-3 的投票结果支持网站设计师歧视同性恋群体,但整个案件的核心竟是围绕着一个根本未曾搭建的同性恋婚礼网站的建站请求。据说提出这一请求的还是个直男,而他本人称从未提出过该请求。

同样也是去年,最高法院对一起《清洁水法》6相关案件做出判决:湿地只有在其水域与更大面积的水体存在 “连续的地表连接” 时,才能获得环境保护。这一凭空想出的要求与水和湿地实际的运行原理完全相悖,致使全国多达一半原本受保护的湿地如今可供疏浚。

这些判决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也只有最高法院,能把这般荒诞之事变成法律。

在 7 月 1 日对最高法院的情况进行总结时,法律专业撰稿人克里斯・盖德纳(Chris Geidner)提醒人们关注一个更为深刻且令人不安的现实:最高法院近期的判决破坏了当前多数大法官与证据、专业知识以及司法公正所应发挥作用之间的关系。

随着十月首个周一的到来,新一届最高法院的任期开始。原本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可想而知现在还是会继续下降。

蒙蔽双眼的背后:党派利益的浮现

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由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7所率领的最高法院中,那些一贯持保守立场的法官们占据了多数。他们在很多问题上开始针对历史和现实发起激烈攻击,做出的裁决弃事实于不顾,不管是在校园中进行公开的宗教祈祷、公共健康、恐同,还是种族问题、气候变化、堕胎权和清洁水等问题上都如此。当需要审理一些与右翼有关的案子时,最高法院即便不会采信完全错误的主张,也会把存在疑问的言论视为事实的证据。然而,要是结果有利于左翼,他们总会说没有足够的事实作出裁决。

对“笑气”案的判决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环保署曾要求23个州提交各自关减少下风向污染的州级方案。其中21个州表示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来控制本州的氮氧化物排放,另外两个州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而最高法院并没有依照法律要求各州削减污染,反而给环保署炮制出一项全新的理论上的责任—要考虑到未来有可能出现使某个州脱离《清洁空气法》管辖范围的法院判例,并将此案打回了上诉法院进行审理。这意味着预计在2026年会出现1300例过早死亡,而引起过早死亡的污染物排放还会继续。

在党派利益与科学现实之争中,正义女神手中的司法天平向前者倾斜。但宗教祷告者和虚拟网站的判决却让公众心中的天平倾斜了。

以保守司法立场而闻名的大法官巴特雷(Amy Coney Barrett)在一次少有的反对意见中说到,“如果我们考虑事实和证据,这样的裁决根本不会出现,它只是一种不成熟理论”,这样的判决是在为污染物排者们颠倒是非。气候问题撰稿人罗宾逊・迈耶(Robinson Meyer)则警告说,这似乎是有意要限制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权力,要求它出台一项监管法规前,必须逐一详尽回应污染者提交的每一条荒谬的公众意见。

大权独揽

从近几年的判决中可以看出,最高法院越来越有揽权的趋势。2022 年,最高法院对 “西弗吉尼亚州诉美国环境保护署案8” 以6-3的投票结果叫停了限制燃煤电厂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举措,同时保守派大法官们在该案中确立了 “重大问题”原则9。这项法理犹如从以往反监管裁决的晦涩阴影与隐晦意涵中凭空变出来的,坚称大规模监管举措需要获得国会授权,但国会授权明显是不可能拿到的。这其实是最高法院的一场 “夺权” 行径,俨然把自己封为美国的 “沙皇”。

而在今年6月,最高法院在审理“布赖特企业诉雷蒙多案” 时,也以 6-3 的票数支持推翻 “雪佛龙原则”10,擅自将过去 40 年来由公职科学家、医生和律师提出的监管诉求揽到法院手中。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称, “对于商业利益而言,这是一场意义深远且可能带来巨大利润的胜利”。无疑,最高法院做出的这一裁决也把自己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政治方面,今年7月1日最高法院作出裁决,认定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就职期间做出的任何“官方行为”都可以免于起诉。已退休的联邦大法官卢蒂格(J. Michael Luttig)指出,这意味着“我们再也不能骄傲地说在美国没有任何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最高法院还补充到,不允许将某项官方行为与某项非法的非官方行为混为一谈,也不能对行政长官做出这种非官方行为的动机进行任何调查—而这两点从基于事实的刑事调查角度来看,都是奇怪的排除项。

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是一个未经选举产生的群体,他们在技术上一窍不通,有时候甚至腐败不堪。他们是身穿法袍的政客,掌控着环境污染、医药、就业等诸多关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

无视科学,损害公共利益

在这场针对现实的斗争中,不仅科学被弃如敝屣,公共利益也惨遭漠视。2022 年对“疫苗强制令”11相关案件的判决也是一个最高法院 6-3 的 “杰作”。这份充满诡辩的判决书认为工作场所规则仅涵盖只在工作场所内出现的危害(奇怪的是,不包括与受感染员工共用的通风系统),并无视了疫苗能拯救生命的事实。毫无疑问,大法官们所做出的这一判定让疫情期间数万拒接疫苗的美国人失去了生命。

同年,最高法院在审理“多布斯诉杰克逊妇女健康组织案”12时,推翻了“罗诉韦德案”13确定的“女性堕胎权受到宪法隐私保护”条例,作出了禁止堕胎的判决。堕胎是至关重要的医疗手段,能帮助人们掌控自己的身体健康和身体,挽救无数生命,最高法院却对禁止堕胎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视而不见。反对堕胎的论点很荒谬,其并非基于科学依据而是宗教信仰。两年过去了,新闻报道铺天盖地:面临高危妊娠的女性苦不堪言,身处堕胎限制严苛州的民众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得克萨斯州的婴儿死亡率更是飙升了近 13%。

今年6月下旬,最高法院做出裁决,允许各地政府实施禁止无家可归者在户外露宿的禁令,正如反对意见所指出:这实际上是将人的生理需求定为犯罪。

今年还有另外一项令人愤慨的判决,即认定在半自动枪支上使用板机托这一行为是合法的。该结果竟是基于枪支狂热分子提出的荒谬论点:在半自动步枪因强大后坐力而剧烈抖动时,只要手指扣紧扳机,就算子弹不断射向人群,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自动武器。然而2017年拉斯维加斯音乐节上的枪击现场上,凶手也是使用这样的武器,造成了400多人受伤、60人死亡。尽管有研究表明,正是这类技术使得大规模枪击事件中的死亡人数呈现上升趋势,最高法院仍站在对立一方中。

美国司法誓言的破碎

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在1770年对英国士兵的谋杀案审判中提出,“事实是不容更改的。”他也说到,“无论我们的愿望如何,倾向如何,或者内心的有多强烈的情感,都不应动摇事实和证据的地位,法律也应同事实一般坚不可摧。”

但最高法院的大多数大法官却并未达到上述要求。在就职前,大法官们必须宣誓,“公正司法,不徇私情,对穷人和富人一视同仁,并将忠实、公正地履行并完成所有职责。”然而现实中,为了迎合所属政党和背后的支持者,多数大法官们罔顾事实,违背了其向宪法和美国人民立下的誓言。【全文完】

来源:《科学美国人》2024年10月刊 | 作者:The Editors
原文标题:A Supreme Betrayal of Justice

  1. Ohio v. EPA:在这起案件中,美国环保署欲限制中西部23个州排放污染物,以免影响到处于下风口的几个州。俄亥俄州州由于不满这个规定,于是将环保署起诉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结果支持了俄亥俄州。 ↩︎
  2. 最高法院对案件的判决一般由 9 名大法官中的多数票决定,也就是简单多数决。 ↩︎
  3. 大法官戈萨奇在司法裁判中通常秉持保守主义立场,倾向于限制政府权力,支持传统价值观和宗教自由等。 ↩︎
  4. Kennedy v. Bremerton School District:原告约瑟夫・肯尼迪及其球队大部分球员在每场比赛结束后习惯走到赛场中线附近下跪进行半分钟左右的祷告。布雷默顿高中校区主管致函肯尼迪,指出其存在鼓励并带领学生参与宗教活动的 “问题行为” 并要求改正。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公立学校教练赛后的个人宗教祷告行为属于个人宗教仪式行为,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条款和宗教自由条款的保护,政府不得因此对个人采取报复性措施。 ↩︎
  5. 303 Creative v. Elenis:303 创意公司的创始人洛里・史密斯支持传统婚姻观,但科罗拉多州设立有反歧视法,史密斯担心该州会根据此法律强迫她为同性婚姻设计婚礼网站,这违背了她的宗教信仰,于是向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颁布禁制令。经最高法院复审,认为史密斯的网站设计属于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 “言论”,州政府不能强迫其发表州所赞成的、却有悖于其本人信仰的言论。 ↩︎
  6. 20 世纪中期,美国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河流、湖泊和沿海地区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径流的严重污染,为应对这一情况,美国国会于 1972 年通过了《清洁水法》,旨在恢复和维持美国水体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完整性。 ↩︎
  7. 罗伯茨在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重要议题上采取保守立场,坚决反对堕胎,并积极倡导严格遵循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他是保守派组织联邦主义者协会的成员。 ↩︎
  8. West Virginia v. EPA:西弗吉尼亚州等十几个州以及煤炭企业作为原告,起诉美国环境保护署,认为 EPA 在监管全美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时,应得到国会明确授权,否则逾越了其法定权限。最高法院认为,在像全国能源转型这种重大的社会问题上,EPA 应从国会获得一个非常明确的授权表述,而《清洁空气法》第 110 节并不包含足够明确的国会授权,因此不能作为 EPA 所主张的广泛监管温室气体排放权力的基础。 ↩︎
  9. 重大问题原则:当行政机关要实行可能会广泛影响社会经济的方针时,这样的方针就被视为是 “重大问题”,因此必须要事先取得更为明确的国会授权,而不能由行政机关自主行动。 ↩︎
  10. 雪佛龙原则:当国会通过的法律条文在解释上存在模糊性时,法院应当尊重并接受联邦行政机构对于其职权范围内的法律的合理解释,它迫使联邦法院尊重联邦机构对国会授权该机构管理的模糊或不明确法规的解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同时给予了行政机构在法规解释上一定的灵活性和权力。 ↩︎
  11. 大型企业员工疫苗强制令:2021 年 11 月 4 日,拜登政府通过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发布一项联邦法规,要求雇员超过 100 人的公司须要求其员工接种新冠疫苗或每周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并在工作中佩戴口罩。美国最高法院于 2022 年 1 月 13 日宣判停止实施该强制令。 ↩︎
  12. 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2018 年,密西西比州颁布了《胎龄法案》,该法案禁止大多数怀孕 15 周后的堕胎,只有少数例外情况允许怀孕 15 周后进行堕胎。密西西比州唯一的堕胎诊所杰克逊妇女健康组织对该法案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认为其侵犯了妇女选择堕胎的宪法权利。最高法院以 6:3 推翻了 1973 年的 “罗诉韦德案” 和 1992 年的 “计划生育组织诉凯西案”,宣告堕胎权并非美国宪法所保护的权利,将堕胎问题交由各州自行决定。 ↩︎
  13. Roe v. Wade:在该案件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 1973 年以 7 比 2 的多数票裁决,女性堕胎权受宪法隐私权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