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性体验:从数据看人类性行为的无知
【川透社编译报道】全球性教育面临三大挑战:羞耻感、错误信息和数据缺失。贫困国家、男性和老年群体的性健康数据匮乏,文化禁忌和政治保守倾向阻碍了性教育的普及。亟需推进性教育和性行为研究,改善性健康。
性行为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尽管人们常常花费大量时间思考性问题,但很多人对性知识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内罗毕非洲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的卡罗琳·卡比鲁(Carolyn Kabiru)博士曾回忆她学习性教育时的经历,发现教材的部分内容竟然被粘在一起,甚至连老师都未曾出现,这反映了性教育的缺位。此外,贫困国家、男性群体以及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在性行为研究中的关注度远远不够。
性行为数据缺失的三大原因
第一,羞耻感:性话题在许多文化中仍是禁忌,羞耻感是主要障碍——许多成年人,包括卡比鲁博士的生物学老师,面对这一话题时会感到尴尬。
第二,错误信息的广泛传播:青少年常从色情片中获取性知识,这些片段与现实的性行为相差甚远。英国性教育慈善机构Brook的瑞贝卡·坎特(Rebecca Cant)提到,一位十几岁的男孩曾严肃地说:“我还没准备好和女朋友发生性关系,因为我还没准备好去勒住她的脖子。”他将这种行为误解为性行为中的必要行为。
第三,性行为数据收集的不足: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专家莉安妮·冈萨尔维斯(Lianne Gonsalves)提到,性行为数据存在三个盲区:贫困国家、男性群体和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由于资金的限制,贫困国家的性行为研究相对较少(中国和俄罗斯也属于数据盲区)。而男性和老年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因大多数调查聚焦于可能怀孕的群体。
这些数据的空白严重制约了性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更糟糕的是,某些国家的政府对这些研究避而不谈。在一些地区,同性恋行为仍被视为非法,进一步加大了相关调查的复杂性。
目前,最广泛的可靠数据来源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资助的“人口与健康调查”(DHS),该调查覆盖了90个国家。然而,这些调查多关注怀孕、疾病传播等基础问题,缺乏对性愉悦、性同意等深层次内容的探讨。
性行为数据缺失的社会影响
性行为的理解不仅是公共健康问题,更涉及社会的情感。来自美国、印度等地的数据显示,情感和身体亲密问题是20%至50%离婚的原因——离婚往往对孩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也使家庭经济状况恶化。如果更好的信息能带来更健康的性行为,可能能够低成本提升人类幸福感。因此,收集更准确的性行为数据,不仅能改善个体的性健康,也能为社会带来广泛的积极影响。
基于现有数据的性行为差异
尽管全球性行为研究尚未完备,但现有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男性的性伴侣数量在不同国家差异巨大。在刚果,50岁男性的平均性伴侣数为20,而在印度为9。在柬埔寨,女性的性伴侣数量普遍低于男性,但这也可能是由于调查忽视了性工作者,女性往往低报自己的伴侣数量。贫困地区的男性通常拥有更多性伴侣,这与经济压力及长期离家工作等因素密切相关。
老年群体的性行为被忽视
随着寿命延长,许多人在55岁后仍还有性生活。然而,关于老年群体性行为的研究仍然匮乏。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彼得·乌达(Peter Ueda)推测,这一现象可能与文化因素有关:“在西欧,性冷淡的婚姻可能说明夫妻之间存在问题,而在日本,这可能是一种默认状态。”然而,超过70%的日本50岁以上已婚女性表示,她们从未与丈夫讨论过性欲问题,这一现状并未得到改善。此外,关于老年群体HIV感染的研究也存在严重不足,研究人员指出,针对这一群体的预防措施几乎不存在。
错误信息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许多夫妻因为羞于讨论性问题,导致性生活不尽如人意,甚至变得不舒适。即便丈夫本意良好,凭直觉也无法了解伴侣的需求或偏好,非语言的暗示无法代替直接沟通。尤其当性话题被贴上羞耻标签时,沟通变得愈发困难。例如,在孟加拉国,许多女性因文化禁忌压抑自己的性需求,进而影响夫妻关系,降低性生活质量。
通过性教育改善性体验
随着公众对性知识需求的增加,或许未来政治家们能突破禁忌。例如,非洲女性性研究者纳娜·达尔科阿·塞基亚玛(Nana Darkoa Sekyiamah)认为,社会对性知识的需求已被压抑已久。英国的性教育课程为这一领域提供了良好范例(译者注:自2019年起,性教育成为强制课程,纳入各级教育体系,旨在帮助学生认知性别多样性、掌握安全的性行为方法、预防性暴力及识别和报告性虐待)。研究显示,接受性教育课程的青少年相较于其他青少年,在16岁之前开始性行为的人更少,而且他们的初次性经历更有可能是自愿的、采取了保护措施的。通过提供准确的信息,性教育能够减少性行为中的误解,为年轻人提供更健康的性体验。
透明度与沟通改善性体验
如果有更多准确的性研究与数据,公众对他人性行为的了解会更为清晰。这种信息或许能够帮助打破围绕性行为的禁忌,对他人性行为的透明度可能帮助夫妻间更开放地沟通需求。例如,口交、肛交等行为曾被视为禁忌,如今已成为普遍的性行为,尤其是在较富裕和年轻的群体中。
全球性行为研究的未来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迫切希望填补全球性行为知识的空白,他们花了四年时间设计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名为“SHAPE”,该问卷是有关“性同意”的问题(例如:“你上一次的性行为是自愿的,还是勉强接受,或是感到害怕或被迫?”)。专家们计划在全球范围开展SHAPE调查,但目前资金仍未到位。对于许多政府而言,这并非紧要事项。许多保守派人士不愿资助性行为研究,担心揭示一些不好的事实,在一些国家,情况更为严峻。2024年,冈比亚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在社交媒体上“宣传”任何“非正常”性行为,等待总统签署。
性教育的力量:改善下一代性体验
卡罗琳·卡比鲁回忆道,她嫁给了第一个发生性关系的男人,因为“觉得那是必须做的事”。离婚后,她才真正找到了自我,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性体验。如今已过40岁的她表示,她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或其他年轻女孩重蹈她的覆辙。她认为,女孩们需要接受直白且真实的性教育,帮助她们进一步理解性行为与情感关系。【全文完】
来源:《经济学人》2024年12月21日刊 | 作者:不详
原文标题:How better data could lead to better sex
首先,选材真的非常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一下子就让我联想到长期以来,我国性教育中存在的痛点和短板。
整体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句式结构合理,长短句搭配得当,既有利于信息的准确传达,又使文章读起来较为顺畅,能够让人轻松地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以下是细读文章的时候发现的一些疑惑以及意见:
“随着寿命延长,许多人在55岁后仍还有性生活。”这句话中的“仍还有”一词略显重复,或许可改为“仍”,更加简洁一些呢。
在柬埔寨,女性的性伴侣数量普遍低于男性,但这也可能是由于调查忽视了性工作者,女性往往低报自己的伴侣数量。这句话其实我不太理解,这里是想要表达的是性工作者中的女性低报了伴侣数量呢,还是说整体女性低报了伴侣数量呢?个人拙见,希望可以提供参考和帮助!
再次表达:不管从选题还是编译上讲,都非常出色噢!
你的建议非常好👍,第一个,的确只用仍一字就能表达这个含义。第二个,是性工作者中的女性低报了伴侣数量,是我没有表达清楚。谢谢你提出的建议!